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校团委组成2022年“共踏新征程护航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沿习总书记的足迹——寻改革发展之路”为主题,重走总书记考察调研足迹,前往总书记去过的永庆坊、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学习。
会议部署
2022年8月22日早上8点,我校团委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共踏新征程护航队”全体成员于行政楼607开展工作筹备会议。
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因此,为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坚定非遗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2022年8月22日中午12点30分,我校“共踏新征程护航队”前往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永庆坊进行参观和学习。
实践队成员参观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粤剧历史、粤剧戏服以及博物馆的藏品。“南国红豆相思子,粤韵佳音宗留连”唱遍岭南繁华粤剧,如今回到西关休憩,数百年的粤韵记忆都珍藏在这座艺术博物馆里。实践队成员体验了一座集岭南传统文化、艺术、传统工艺与时代生活于一身的复合型体验博物馆。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爱好者亲切交谈的一幕,让粤剧这颗“南国红豆”播撒在更多年轻人心中,成为粤剧艺术工作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同学们观察发现,近四年来,粤剧艺术博物馆的观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前参观、看剧的大多是本地中老年人,如今慢慢转变为年轻人、学生。粤剧博物馆逐步完善少儿训练基地,让少年进行学习表演。让非遗文化的传承,从小开始,从身边开始。
此次观察实践中,让同学们感受最深的是,如今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不仅只停留在“保护”层面,更通过商业创新来强化粤剧艺术的感染力、传播力。正所谓传承要有市场才会有发展,从小众走向大众,非遗才有希望。粤剧艺术博物馆内部依旧保留着粤剧的艺术特色,让传统非遗文化伴随着老城市的改变而展现出新的生机,让西关老城市展现新活力、焕发新光彩。
跟随着讲解员,团队深入了解广州非遗文化街区——永庆坊的发展历史。永庆坊特有的历史文化及现代生活交融的独特氛围——在这个具有西关特色的非遗文化街区里,汇聚了广州十余家优秀非遗企业,并打造出了集非遗大师工作室、体验互动展示、培训和销售于一体的主题街区,并在成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传承、当代都市生活融合的城市更新示范区的道路上迈进。队员们观察看到,永庆坊现有12家“非遗”大师工作室,包含醒狮、广彩、广绣、珐琅、箫笛、饼印、榄雕、牙雕、古琴等9个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时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在本次的考察学习中,实践队成员充分了解到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永庆坊的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成员对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认知。队员们感受到,永庆坊在传承红色基因,延续文化底蕴,保护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让城市留下历史的记忆方面承担了重要功能。在接下来的两天考察中,实践队将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和社会宣传的方式,进一步深入理解永庆坊的发展成就。
每日总结
郑沐乾
今天我们的队伍来到了粤剧艺术博物馆,让我们通过此次粤剧艺术博物馆之行,不仅更进一步了解了粤剧相关知识,体会到粤剧的独特魅力,还通过与粤剧艺术家、来访游客等粤剧爱好者的对话,深入思考了粤剧传承、传播等相关问题,明白传统的粤剧文化不仅是传承,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迸发新的活力!
程智俭
三下乡的第一天,参观了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对历史文化的成功创新,也是历史文化的成功保留和传承,更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通过这一整天的行程,我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魅力。更好地让我们了解这一文化,切身实地地感受西关风情。看了永庆坊的改造前后对比图,我们都深有感触,文化不仅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发展创新。
钟健钧
在盛夏的八月,我非常有幸的成为团委三下乡“共踏新征程护航队”的一员,一早我们先到了粤剧艺术博物馆,在那里,我们参观了许多粤剧表演的道具、戏服,学到了许多粤剧的知识。之后我们去了永庆坊,参观了遗留的建筑与物品,切身实地地感受西关风情文化,感受到了老街换新貌后的永庆坊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是广州文化的特色,也是推动广州不断发展的动力。永庆坊改造改变了过去“推到重来、大拆大建”的做法,采取“微创改造”的创新理念,使这个文化沉淀深厚的老街区呈现出勃勃生机,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我们作为学生更要担负起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与责任,共同致力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