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深化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意识,激励学生将专业所学融入基层实践,2025年3月19日晚,数字财经学院团委举办“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分享会,2024级吴展鸿、莫月娥两位同学作为实践代表,分别以体育公益、春运志愿、母校回访等多元实践为切入点,向全院师生讲述青年学子心系家国、反哺社会的成长故事,共有80名学生参与讲座。
青春践行:以雷锋精神点亮奉献之路
分享会上,吴展鸿同学动情讲述化身“螺丝钉”的实践经历。返家乡期间,他主动加入乡村篮球赛保障团队,白天维护赛场秩序,夜晚协助设备,维护用15天的坚守助力家乡文体事业发展。莫月娥同学则以“双重身份”诠释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火车站候车大厅,她是“移动服务站”,为特殊旅客提供全程护送服务;重返母校时,她化身“知识播种 ”,点燃学弟学妹的求学热情。
两位同学从实践背景、行动策略、成长收获三个维度展开讲述,通过真实案例展现青年扎根乡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并呼吁更多同学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增长本领。

互动共思:以对话凝聚行动共识
互动环节中,众多学子围绕“新时代如何创新践行雷锋精神”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吴展鸿以篮球赛志愿服务为例,提出“从文化需求切入,以专业视角赋能”的实践逻辑;莫月娥则结合春运服务经历,分享“在细微处感知社会需求,在奉献中深化责任认知”的成长体悟。问答间,青年学子对“小我融入大我”的实践价值形成深刻共鸣。

活动尾声,全体同学合影留念。“返家乡”社会实践不仅是对雷锋精神的时代诠释,更是青年读懂国情、厚植情怀的重要途径,期待更多学子在实践中厚植情怀,在奉献中砥砺成长。

供稿:数字财经学院
一审一校:郑傲然
二审二校:周冰娜
三审三校:顾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