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日至7月16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华心”实践队在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陈金苗老师和会计学院董学乾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开展以“乡村振兴 党团先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展示了我院师生风采,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实现复兴中国梦增添青春能量。
农的初体验,心系乡村情。在陈金苗老师和董学乾老师的带领下,“华心”实践队来到乌塘村。在座谈会上,卢主任指出,该村以农业发展为主,其次她还介绍了乌塘村农业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等基本情况。卢主任对“华心”实践队寄予厚望,她希望“华心”实践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宣传普及,提高当地人对农业知识的了解,增强农业发展意识。乌塘村的座谈会结束后,我们满怀热情来到果园实践干农活,亲身经历过,才让我们更加了解农村生活。随后我们对当地青年创业者代表进行了专访,他们与我们分享了创业的历程以及自己对农业发展的看法及建议。
创文创卫,我们在行动。在太平镇,我们对当地一些老人进行慰问,并准备了慰问品。我们与当地的部分小朋友顺利的开展了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并向他们宣传农村文化知识。我们看到了爷爷奶奶们的笑容,感受到了小朋友的热情,我们用真诚收获热情,用行动得到赞许,只愿能为他们在这平凡的日子里带来喜悦,同时我们呼吁青年人更加关心老人和小孩给予他们更多关爱。文化楼是文化的载体,我们也以自身的微薄之力,秉着要努力做到更好,努力多为乌塘村多做一件事的理念,在35度的高温天气中不惧困难,不畏艰辛,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文化楼的清洁活动。为了深入了解、精准了解,我们在太平镇文化广场用准备好的问卷开展基层社会调研活动,努力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用线上线下调研方式相结合深入了解群众。
承传统文化,创美丽乡村。“华心”实践队的到来,得到了太平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以及充分肯定,面对远道而来的我们的辛勤付出,领导们更加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大学生走进乡镇为乡村振兴做贡献。从炎炎烈日到倾盆大雨,从南夏村到通明村,从扶贫基地到港口码头,从种植业到渔业,一步一脚印都留下我们的足迹。这一路我们寻寻觅觅,徐少文老师的草艺编织,太平镇文化广场上演的雷剧,革命老区村庄里的通明文化楼,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感慨。
弘扬廉政文化,传承红色精神。陈瑸是中国历史上为官清廉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在陈瑸纪念馆的参观学习,我们获得了一次加强党性锻炼的好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接受廉政教育,培养我们的廉政意识,在弘扬清风正气中得到锻炼,与此同时,还能推动新时期“两学一做”为主题的学习思想教育。
粤西“华心”实践队2019华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党委黄桂标书记的高度重视和校团委吴伟福书记的悉心指导。在此特别感谢太平镇政府、乌塘村村委、南夏村村委、通明村村委领导们和青年创业者们对“华心”实践队调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还感谢“华心”实践队指导老师和全体成员,经过5天的下乡艰苦工作和共同努力,团队还得到了湛江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文/刘冰玲

“华心”实践队与乌塘村党群服务中心领导开展座谈会

“华心”实践队在青枣果林锄地施肥

“华心”实践队与老人进行慰问

“华心”实践队与儿童进行游戏互动

“华心”实践队对当地村民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

“华心”实践队与南夏村扶贫基地领导交流分享

“华心”实践队与广东海洋大学交流心得

“华心”实践队在太平镇文化楼进行卫生清洁

“华心”实践队学习廉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