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三下乡丨携手小康 共筑中国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切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等。2019年7月16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组织开展了以“携手小康,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华丰”实践队前往粤东潮州地区开展相关工作。

华职“华丰队”在路上

第一个实践活动地点是潮州区浮山镇荔林村。活动开展前,带队老师亲自前往村委书记家中了解该地区的相关情况,并对第二天的活动进行部署工作。浮山镇荔林村是贫困乡村,“华丰”实践队在此进行了调研、慰问及走访种植业。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该地区政府单位致力于脱贫攻坚工作,为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搭建文化楼等公共设施。此外村委书记带领“华丰”实践队参观种植林和鱼养殖地。通过调研发现,荔林村的林木资源和养殖资源较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品传统茶艺,致最暖“旸”光

“华丰”实践队来到了”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的潮州市凤凰镇。在村民的带领下,参观茶山和制茶工厂,跟着当地的村民体验采茶、制茶的全过程。文先生还为我们详细介绍功夫茶在当地的地位、制作过程以及它的特别之处,让大家对茶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随后,“华丰”实践队参与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志愿服务队在磷溪镇旸坑华侨学校举办的诗词大赛。“华丰”实践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个情景剧和拍拍操活动,现场的气氛非常的热闹,小朋友的表现令人称赞不已。蒋老师为了丰富小朋友的课余内容,在现场亲自教他们画画,小朋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扬文化瑰宝,筑最美乡村

“华丰”实践队来到归湖镇铺头村,了解作为广东地道药材“十大广药”之一的佛手果种植方法。近年来,铺头村抓住该市实施“万企帮扶万村 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政策的有利契机,引入企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为农民增收打开新天地。此外铺头村还有资产性收益项目,如婚纱店、渔业、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等。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扶贫益诊,为村民健康提供保障。随后,“华丰”实践队出发到历史悠久的意溪镇坪埔村,村内搭建有戏台、古庙、文化古井、文化建筑歪嘴门楼和老年人活动中心,每到正月初十便邀请纸影班表演,使村中更添欢庆色彩。

缅怀革命先烈,细品非凡匠心

“华丰”实践队来到红色革命基地登塘镇栖凤村,这个村子在2018年实现全村脱贫。目前已开展两个经济项目:富强合作社和小水电站。村书记还带领“华丰”实践队走访烈士基地,观看西气东输的建设工程,并介绍接下来村里的发展规划。随后,“华丰”实践队来到有名的潮州龙湖镇湖边村,参访了制作油纸灯具有代表性的林师傅。他制作灯笼已有四十多年,每年制作的灯笼多达六七千,销往国内外。纸灯笼在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目前纸灯笼被评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林师傅的儿子表示会结合新时代内容,创新形式与内容,把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最后,“华丰”实践队来到潮州市枫溪区王先生的手拉壶工作室。手拉壶是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工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王先生的手艺,传承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谢华先生,他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王先生还现场指导队员们体验制作紫砂壶的初胚,并强调这门手艺极需耐心和技巧,这也是导致该技艺得不到广泛传承的原因。

通过五天的三下乡之行,了解到潮州偏远地区的相关情况,也认识了潮州地区逐渐被忽略的文化。希望通过此行,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能够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脱贫攻坚和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沈月贤

“华丰”实践队观看养殖业

“华丰”实践队品传统文化茶艺

“华丰”实践队参与广外语夏竹队支教

“华丰”实践队观看佛手果基地

“华丰”实践队学习传统文化

“华丰”实践队体验手工艺纸油灯

“华丰”实践队领略紫砂壶制作

“华丰”实践队到访红色革命基地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2号 

江门校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

招生热线:020-32882222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