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方七月,绿树阴浓。伴着仲夏的微风,匠心筑梦实践队扬帆起航,前往增城区路边村,领略这座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一、响应出征号角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发挥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的“和美”乡村。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匠心筑梦实践队,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开展为期14天的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二、团队介绍
团队名称:“匠心筑梦实践队”
项目名称:“祠”旧迎新——非遗建筑绘画师赋能“和美”乡村
指导老师:李孟冰、周燕清、马正娟
队伍成员:宋志欢、陈勋、林铕标、张朝钒、梁炜铭、郑铭臻、陈伟楷、林志豪、钟凯文、黄妍妮、骆凤娟、林思琪、吴晖晖
三、前期准备
01动员大会
2023年7月8日,队伍在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中央图书馆教师发展中心互动室开展了三下乡动员大会。本次动员大会指导老师李孟冰给队伍成员讲解了三下乡的具体行程与分工。通过此次大会,每位成员都对为期1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踌躇满志、信心倍增。
02项目介绍
祠堂作为乡土建筑的艺术瑰宝,其精美的装饰及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关系极具地方特色及文化内涵。保护好、运用好祠堂非遗建筑文化资源,对振兴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发挥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的“和美”乡村,本项目应运而生。
本项目依托“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进增城区宁西街路边村,调研祠堂建筑的空间布局及装饰工艺、题材、地方人文文化等,后期进行设计改造方案,制作宣传册、拍摄主题记录片、开展非遗普及活动等新形式,助力路边村宗祠非遗建筑的保护、传承与宣传,打造生态美、环境美的“和美”乡村建设。
四、整装出发
动员大会结束,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明确各自的实践安排,并对实践过程可能会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记录,大会要求匠心筑梦实践队全体成员听从指挥,吃苦耐劳,制定了团队规章制度以及每日行程工作表。随后,在三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匠心筑梦实践队成员在烈日炎炎下向着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旗帜宣誓承诺,并在老师的组织下从华职校门口进行合影留念,合影结束后匠心筑梦实践队成员开始整理各自的行囊,团队成员腰挎相机、手拿旗帜,开始奔赴路边村实践地,奔赴筑梦高要。
五、路边村村委书记热心接见
在我们到达村庄后,路边村村委书记李杰洪热情地接待我们一行人,他的笑容让我们感到宾至如归,随后书记向我们介绍了路边村的历史、文化和乡村发展的情况。整个交流的过程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们不再只是外来的访客,而是成为了村里的一份子。
李书记告诉我们当地的祠堂在村民的心中具有重要地位,祠堂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相传,这些祠堂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村民们祭祀祖先和举办重大庆典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信仰的象征,更是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
六、心心相印,连心共筑
周老师带领着大家逐一参观村里各个古老祠堂,简单介绍了祠堂鲜明的岭南特色,它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装饰,展示了岭南地区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
接着,李老师开始分配工作任务,她站在祠堂的门槛前,向成员们解释门槛在传统建筑中的意义,传达门槛对于祖先灵魂的界限象征等祠堂建筑结构知识。成员们专心聆听李老师的讲解,不时记录下重要的信息。李老师讲述完毕后,成员们开展讨论环节,分享了各自工作内容和开展方式。积极互动、共享经验,相互倾听和提供建议,以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在这个古老的祠堂中,成员们通过李老师的介绍更加深入了解并重视起房梁结构、门槛的重要性,了解传统建筑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七、收获颇丰
在这次农村实践中考察祠堂建筑,让匠心筑梦实践队成员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入的感悟。祠堂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凝聚着家族、社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精神。通过考察祠堂,成员们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珍贵和重要,也确信了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