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风采
首页 > 社团风采 > 正文

艺匠非遗传习社 | 我在派潭“村晚”,邀你携手非遗助力~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增城团区委借助五四系列活动,开展“我要上村晚,我爱我派潭”的主题活动,旨在响应国家“百千万工程”,宣传派潭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将“三下乡”工作与非遗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爱上非遗传统文化。

活动回顾

2024年4月20日下午2:30至晚上9:00,由增城团区委主办的派潭文化宣传活动,在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步行街青年文化宫顺利开展。在此次活动中,我校受增城团区委邀请,隶属于通识教育中心的艺匠非遗协会作为学校非遗传承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当日,社团指导教师梁慧娟老师带领社团成员詹松滨、江宜瑾、张鹏、蔡逸杭四人参与各项工作事宜,校团委和我校几十名志愿者学生协助开展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我校通过非遗传承文化剪纸和葫芦彩绘两项非遗文化项目,为之助力。

非遗文化作品展览

活动过程中,我校社团成员全程向来客展示剪纸技艺,讲解剪纸与葫芦绘画艺术特点与文化历史。

非遗剪纸教学讲解

剪纸和葫芦绘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两种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剪纸是一种在纸上剪刻出各种图案的艺术,历史悠久,题材多样,寓意吉祥。葫芦绘画则是在葫芦上进行的绘画,象征着和谐与美好。两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非遗历史

晚会表演上,当地表演队为大家展示了派潭传统的舞渔灯以及舞貔貅。


舞貔貅是派潭镇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通常在春节、庙会等节日和庆典中表演。貔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象征着吉祥、平安和驱邪避凶。舞貔貅的表演者会穿上特制的貔貅服装,这些服装通常是由彩布、竹片等材料制成,形态夸张,色彩鲜艳。

表演时,舞者会模仿貔貅的动作,跳跃、翻滚,同时伴随着锣鼓等乐器的节奏,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舞貔貅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祝福。

舞渔灯,则是派潭镇双合寮村肖氏宗族迁居派潭后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的重要民俗活动,寓意“年年有余”“富足有余”,渔灯成为了村民心中吉祥、幸福、美满的象征。每年的新春初十,双合寮村家家户户都会自制渔灯跟随锣鼓声来到村场游行,祈盼新的一年幸福美满。

派潭鱼灯和舞貔貅都是派潭镇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也是广东非遗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尾声

通过此次活动参与,我校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中华优秀非遗传统文化——剪纸、葫芦彩绘,体会到了中华文化非遗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让更多的人关注非遗艺术的发展。此外,本次活动为未来我校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将高校大学生“三下乡”工作与弘扬非遗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主题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次“我要上村晚,我爱我派潭”文化活动在欢声中圆满结束,相信我校大学生通过这次学习宣传,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争做成为非遗的保护者和传承人,为弘扬中国非遗文化尽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2号 

江门校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

招生热线:020-32882222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